首页 流程资源中心 管理观点 流程裂变:去中心化和去中间化

流程裂变:去中心化和去中间化

发布时间:2021-08-04

来源:陈志强 博士

分享:

33f247a8a16bcd8c44f446a2c6b613fd.jpg

数字化时代已经来临。AI、刷脸、无人超市、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大厦等新鲜事物不断诞生,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并且变化的速度逐渐加快。

但是,和几十年前相比,企业的流程并没有太大变化,低效、臃肿,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虽然多数企业上了各类信息化系统,但并没有解决流程的低效问题。比如,采购申请、合同报批、付款申请这些流程都要签十几个字。这样的例子太多,不仅是管理类流程,业务流程也有这个趋势。

为什么信息化实施后还会这样呢?因为流程再造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也是人的层面的。人的习惯、本位和权力,是构建变革的最大阻力。数字化转型为我们提供了重构业务模式、再造流程的技术手段,但如果组织的经营价值观不发生变化,变革就缺乏基础。

我们的流程面临两大问题:碎片化和行政化。碎片化是指存在大量的流程孤岛,导致业务断点多;行政化是指流程只有管控,没有服务,导致业务效率低。

流程碎片化,是因为我们的流程不是以客户为中心,而是以职能为中心,基于本位需求不断增加流程,出现一个问题,就增加一个流程,因此形成大量的流程孤岛。信息化孤岛的背后,就是流程孤岛。

流程行政化,就是权力意识已经渗透到公司经营的各个层面。甚至很多业务流程,都有行政化的趋势。比如,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和新物料有关的流程,甚至包括物料选型、供方认证、招投标、合同签订等支撑流程的审批节点较多,流程复杂臃肿,导致认证和采购周期长,影响新产品开发周期。

流程碎片化、行政化都是缺乏流程治理的表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大挑战是缺乏流程治理的能力。业务和IT之间缺乏有效的联接:业务不懂IT,IT不懂业务,如果没有用流程的方式将业务显性化和优化,针对IT的投资通常不能产生价值。

通过流程治理,形成企业价值链的共识。共识不仅是理念层面的(客户导向意识),也包括业务规则层面(流程定义)。缺乏共识会带来内外部沟通成本高,大量的工作需要领导协调,造成决策上移、资源配置错位等。

流程裂变的目标是将臃肿的职能化组织分解成众多高效灵活的作战单元。通过流程变革加速去中间化和去中心化,去中间化就是去掉不增值的冗余环节,比如中转、重复审批等;去中心化是减少对领导的依赖性,关注各个业务场景的高效运作,通过流程的责任下移、责任前移,提升一线人员的业务责任和业务协同能力。未来的战争,就是班长的战争,这个班长是指各条流程的执行owner(主导者),是项目经理,对全流程负责的人。

去中心化不代表业务失控,对业务的控制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实现:预算和核算(关注项目利润)、业务集成(流程架构管理)和流程运营(流程成熟度评估、绩效监控、流程遵从性测试、流程审计等)。

流程治理有利于形成共识,这需要全员参与变革。流程治理不仅是公司管理部门的责任,更是各领域业务管理者的责任,我们需要定义各级流程Owner及运作机制。通过流程治理,将运动式变革转变为常态化变革,推动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再造,实现内外部的业务集成,消除业务断点和痛点,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